近,建设银行发布,宣布将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展示能,随后多家银行和基金公司相继行动. 然而,部分第三方基金平台暂未跟进此举,基金管理系统仍在提供估值能.
银行、基金公司下线
建设银行和平安银行先行下线基金实时估值能,据建设银行,为提供更优质高效个人服务,自2023年6月16起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展示能. 平安口袋银行app也提示用户以基金公司实际披露净值为准,计划于6月16零点下线盘中估值. 此外,招商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基金公司也已下线该能,建议投资者以晚间净值披露为准。
第三方平台暂未行动
与银行和基金公司不同,部分第三方基金平台仍在提供基金实时估值能. 目前,天天基金等平台仍显示该能,并标注“强烈推荐”. 天天基金网称暂未了解到该能调整计划,若有调整将在页面展示。好买基金则在6月12因技术原因下线了实时估值能。
估值误差可能是下线主因
业内分析认为,估值存在误差是下线主要原因. 盘中估值只是估算值,并非完全真实净值. 易方达基金表示,基金估值一般是根据基金上季度报告数据进行估算,而基金经理在基金运作中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仓位调整,所以基金仓位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估值与净值不一致. 新成立基金估值一般是根据投资范围、业绩比较基准、成立规模等因素进行估算,而实际投资、建仓以及规模变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估值与净值不一致.
基于估值存在误差问题,投资者常常对基金公司提出质疑,对基金真实价值产生疑虑. 因此,银行和基金公司下线举措可以理解为为了投资者权益和提升客户体验。但需要注意是,第三方基金平台暂未跟进,仍提供该能,投资者在使用时需谨慎判断,以免产生不必要误解和风险.
总结起来,基金实时估值能下线举措在银行和基金公司中已经得到验证,但第三方基金平台仍在提供该能. 基金估值存在误差是下线主要原因. 投资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核实净值,基金管理系统并谨慎判断,以降低风险。未来,随着政策不断完善和科技手段进步,相信基金估值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投资者权益也会得到更好保护。
.